读一本好书,享一份幸福。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,需要电子版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(子言读书。ID:zyds60 ),回复数字“2402”即可下载阅读本书。还可看我的读书分享,看我推荐的好书。
1.写了什么?
《黑格尔说否定与自由》主要从否定与自由的角度对黑格尔整个体系进行解读与分析,指出否定和自由在理解黑格尔整个哲学和体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,并具体结合黑格尔体系的导论“精神现象学”以及作为他体系的“逻辑哲学”“自然哲学”和“精神哲学”具体分析否定与自由在其中的表现及其重要性。本书的分析对于理解黑格尔的思想,了解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一般进程,以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黑格尔的主要作品有《哲学全书纲要》,它由《小逻辑》《自然哲学》以及《精神哲学》组成,主要介绍了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,从逻辑哲学发展到自然哲学,最后从自然哲学回到精神自身,即精神哲学的发展历程。
《黑格尔说否定与自由》主要是以黑格尔这三册书为线索介绍黑格尔的哲学体系,当然,为了弥补介绍黑格尔思想的不详细之处,也参考了其他相关书目。关于黑格尔的其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别是:《精神现象学》,它主要介绍了精神在现象世界里的进程,精神在现实世界里显示出它自身;《法哲学讲演录》,它主要介绍了精神在客观世界里的发展,是对《精神哲学》第二部分即“客观精神”的详细介绍;还有《历史哲学讲演录》,它是对精神在历史中不断自我否定进程的叙述;《美学讲演录》《宗教哲学讲演录》《哲学讲演录》,这几本书是对绝对精神自身在审美、宗教以及哲学发展的阐述。
《黑格尔说否定与自由》在叙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时候也参考了以上这些著作,作为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介绍的必要补充。需要注意的是,了解黑格尔的《精神现象学》对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理解十分重要。但是,一是限于篇幅的原因,二是由于它和《精神哲学》主观精神部分很多地方有重复,三是这本书一定程度上也外在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,所以我们并没有在具体叙述的时候介绍这本著作。但是本书还是选择了《精神现象学》的导言部分作为本书第一讲的一部分,因为这一部分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的哲学观点。
2.作者简介:
黑格尔(1770—1831年),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、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、政治哲学家,创立了逻辑学、自然哲学、精神哲学,他的一生著述丰厚,著有:《精神现象学》《逻辑学》《法哲学原理》等作品。
3.试读:
第一讲 黑格尔及其哲学
一、黑格尔对其哲学的理解
——从《精神现象学》与《小逻辑》的导论谈起
从序言中我们对黑格尔本人有一定了解之后,在这一讲有必要介绍一下黑格尔是怎么理解他的哲学的。这部分主要介绍黑格尔在《精神现象学》和《小逻辑》导论部分中对其哲学的理解。两个部分虽然都是导论,但是侧重点是不同的。《精神现象学》的导论更加侧重强调黑格尔自己建立在不断中介自身的否定的方法。这一方法是区别于通过当下的直接知识而获得对真理的认识,黑格尔在这里详细地批判了直接知识的认识思路。与此不同的是,《小逻辑》的导论则更加侧重全面、系统地介绍黑格尔所理解的哲学的特点。这两段文字都是理解黑格尔哲学所不可缺少的,所以本书会对它们进行一些概述性介绍。
《精神现象学》的导论
我们先从《精神现象学》导论读起。在导论的开头他谈到,真正的哲学不应该仅仅陈述不同哲学家的不同观点,彼此存在着分歧,甚至矛盾。当然,我们也不应该仅仅关注哲学的结论,在对结论的关注中把各家观点简单对立起来,认为某一派观点是对的,另一派是错的,这都是很外在的看法。他认为,哲学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是展示有机整体不断自我否定的进程。在哲学自我否定的进程中,不同哲学家的观点仅仅作为哲学有机整体的一个环节而存在,不同的哲学派别表达了对于整体的哲学某一方面的认识,但是由于不同哲学派别有着自己理论认识的矛盾,这样的矛盾就会推动着作为整体的哲学更进一步的发展。发展的结果表现就是旧有的哲学被新的哲学取代。新的哲学并不会取代之前的哲学,它是把之前的哲学包含在自己体系之中,作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。哲学就是如此不断发展的思想进程。黑格尔用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:“花朵开放的时候,花蕾消失,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;同样地,当结果的时候,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,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。”黑格尔在这里实际上说的就是作为过程存在的哲学:后面的内容并不是取消之前的内容,而是把它包含在自身中 了。
在不断自我否定中,实际上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正确的,或者反过来说,是完全错误的。它们都有正确的一面,就是说它们都表达了哲学的某一原则,但是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也都是错误的,因为它们还是会由于哲学理论的矛盾而被新的哲学原则替代。
黑格尔提倡在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、发展自己的哲学。基于对哲学认识,黑格尔反对了当时流行的一种哲学认识。这就是立足于直接知识的哲学。在他们看来,我们不需要通过什么中介,不需要通过什么特别的努力,我们只要在直接性中就能认识绝对、认识真理。耶可比和谢林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过这种观点,黑格尔当然不否定这些哲学也有它们的意义,即这些哲学使得我们重新关注了像真理、绝对这些存在。对哲学的关注使得我们能够从对现实事物的沉溺中超脱出来,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太容易关注一些庸俗的、娱乐的、非精神的内容。但是我们通过直接知识起码看到了,这些内容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,我们还是有超越性的存在维度。但是,黑格尔更多地还是对直接知识持一种批判的态度。我们不能只立足于直接知识,因为直接知识本身是模模糊糊、说不清楚的。如果仅仅停留在满足于认识,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是一种逃避。它逃避了我们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,即重视规定性与尺度,不满足于模模糊糊的状态,而是把事物明确地表达出来,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,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。否则我们满足于直接知识,说得更严重些,仅仅是一种肤浅。为什么?因为虽然直接知识看似高深且很抽象,实际上什么也没表达出来,它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。所以黑格尔很反感这些提倡直接知识的哲学家,并对他们都提出了批判。
《黑格尔说否定与自由》完整电子版下载请关注公众号(子言读书。ID:zyds60 )回复数字“2402”下载阅读。